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酒店资讯 > 酒店新闻 > 正文

摆脱国际酒店集团,锦江自强之路未来几何

2018-04-24来源:每日旅游新闻
锦江在不断尝试摆脱对国际酒店集团的依赖,逐步将旗下资产打上自身品牌的烙印。

  据锦江酒店2017年末期业绩显示,尽管有限服务酒店成为去年的业绩推手,但锦江在全服务酒店领域依然动作频频。在摆脱国际酒店集团同时,锦江也在加码自己的高端酒店品牌。然而,现阶段强势发展本土高端酒店品牌存在诸多困境,而随着收购产生的大额商誉埋下的减值“炸弹”,为锦江未来的发展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全服务酒店业绩下滑

  日前,锦江酒店发布2017年末期业绩。数据显示,2017年锦江酒店实现销售收入约19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1%;股东应占利润约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0.3%。锦江酒店方面称,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酒店规模扩张所带来的经营业绩增长所致。

  从分部收入看来,锦江酒店业绩增长的驱动力无疑是有限服务酒店。据报告,有限服务酒店即指锦江卢浮亚洲、卢浮集团、铂涛集团以及维也纳酒店。报告期内,锦江酒店有限服务酒店对外销售额达到94.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然而,相较于有限服务酒店,锦江酒店的全服务酒店业绩却出现下滑。

  资料显示,锦江酒店的全服务酒店即其四星级豪华酒店和五星级豪华酒店,包括耳熟能详的锦江饭店、和平饭店、虹桥宾馆等等。报告期内,锦江酒店全服务酒店对外销售额为18.89亿元,而2016年为19.5亿元。此外,全服务酒店的房间出租收入、餐饮销售、配套服务、酒店管理收入等项目均出现下滑。对于业绩下滑原因,锦江方面称,主因在于“营改增”政策,营业额中不再含税以及虹桥宾馆停业改造导致收入减少所致。

  然而,这一说明却遭到了业内人士的“炮轰”。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撰文指出:“财报中关于增值税影响的理由说明是非常无知的。”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营改增’的确会有一定影响,但可能并不会很大,反而是虹桥宾馆停业的影响可能更大。

  摆脱国际酒店集团

  尽管有限服务酒店对锦江酒店业绩增长助力良多,但2017年锦江在高端酒店领域也动作频频。纵观2017年锦江的举动,不难发现其正在尝试从国际酒店集团中“独立”。

  3月,虹桥喜来登酒店翻牌为虹桥锦江大酒店,并由锦江旗下高端酒店品牌管理公司锦江首选运营管理。接下来,锦江还将重点打造“J”、“岩花园”、“锦江”和“昆仑”四大自主高端品牌。同年9月,静安希尔顿宣布撤牌,2018年起改为锦江集团旗下静安昆仑大酒店。

  10月,锦江酒店宣布通过两次股权收购,公司取得了上海扬子江大酒店66.67%的控股权,成为该酒店第一大股东,并办理了土地出让手续。据了解,扬子江大酒店是锦江旗下五星级酒店之一,此前为中外合资企业,后外方股权被悉数收购。而此次为收购土地使用权,扬子江大酒店需要向另一股东虹联公司支付约9.4亿元的补偿款。为此,锦江酒店还将所持有的该酒店股权质押给虹联公司作为担保。锦江方面称,通过股权收购,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和提升资产价值,并实现扬子江大酒店的可持续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据业绩公告,2017年锦江酒店的土地使用权项目达到32.96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13.4亿元。有分析指出,土地使用权等项目将计入待摊费用,增加成本、降低利润,进而影响到了锦江酒店全服务酒店2017年的业绩表现。

  此外,去年11月,锦江国际宣布虹桥宾馆更名为“虹桥郁锦香宾馆”。据了解,郁锦香是法国卢浮旗下老牌四星级品牌,而法国卢浮已被锦江全盘收购。据称,锦江还计划拿出两处位于上海外滩等地的核心物业翻牌后打造成郁锦香酒店。

  有限服务酒店暗藏隐患

  公告中,锦江酒店直言:“上海为本集团全服务酒店业务的根基。”这也不难理解为何锦江首先通过上海的酒店资产“开刀”。从以上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锦江在不断尝试摆脱对国际酒店集团的依赖,逐步将旗下资产打上自身品牌的烙印。

  对于锦江的举动,酒店产权网创始人Galen Moore表示:“我认为更像是抛弃国际酒店公司的前兆。当下如果说强力发展高端品牌是不现实的,但树立国内品牌是一种国内集团的大趋势。但国内能否接受本土品牌需要一个过程。”3月,绿地酒店集团宣布从洲际酒店集团手中收回上海梅陇智选假日酒店管理权,并将其加入绿地酒店集团自营品牌队伍。此前,绿地酒店集团已发布了多个自营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酒店市场的中坚力量仍然是高端酒店。然而,就目前来看,锦江发力的重点以及业绩的推动力仍是有限服务型酒店,这也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分析指出,收购的轻资产公司的溢价成为重资产的商誉,每年需要减值测试。此前证监会便公开表示,大额商誉减值将直接吞噬企业经营利润。

  锦江股份方面也承认,合并成本大于标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被确认为商誉。对卢浮集团、铂涛集团等股权的收购,可能导致公司形成较大金额的商誉,进而引发商誉减值风险。2015年,锦江宣布收购铂涛时的溢价高达241.45%。

  据赵焕焱统计,锦江股份2016年末商誉减值准备109.18亿元,是锦江股份当年净利润6.95亿元的1570.94%,也是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42.69倍。“商誉的要素是‘独占特权、超额收益、剩余价值’。收购中高估值导致高商誉,轻资产公司被并购后以巨额商誉形成重资产,大额商誉减值将大幅吞噬利润成为不定时炸弹。”赵焕焱表示,“巨额溢价是过分估值所致,这种估值不会在以后持续的。”2017年,锦江股份旗下金广快捷相关的商誉出现减值,金额为1962.7万元。